致敬!台州两位老人用大爱之举为生命画上圆满句号-浙江省红十字会 必发365手机app_365365bet_比分365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致敬!台州两位老人用大爱之举为生命画上圆满句号

        发布时间:2022-11-19发布者: 浏览量:

        在台州,有这样两位老人选择用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圆满句号……

        95岁的他,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回到母校

        近日,在台州博爱医院,95岁老人王伦因病逝世后,路桥区红十字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办理老人遗体捐献手续,完成王伦老人生前的意愿。

        “我父亲当了一辈子医生,我也是一名医生,我十分理解并赞成父亲的做法……”当问到王伦老人生前为什么会有捐献遗体的心愿,儿子王万里这样回答道。

         

        据了解,王伦年轻时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求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市中医院、黄岩第二人民医院工作。1981年10月,进入台州市立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伦用他的一生来诠释使命和担当:前半生,他兢兢业业工作,将岁月奉献给当地群众;后半生,他许身为民,捐献遗体用于医疗研究。

        2006年初,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王伦和同学们一起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书》,自愿将遗体捐献给母校,为医学科研事业贡献最后的力量。

         

        在之后的十多年光阴里,王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每天都在和疾病做斗争,由于年事已高,治疗难度大,在清醒之际,王伦念叨最多的还是那句:“如果哪一天我去世了,一定把我的遗体捐给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啊!”

        老人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父亲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这也是生命的一种再生,使得生命更有意义。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在父亲的影响下,王万里也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71岁老人离世,眼角膜帮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我希望在我走后,把我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给社会,后事一切从简……”这是71岁老人章金玲留给家人的临终嘱托。

        出生于1952年的章金玲与老伴池一骏一直都是想法比较“超前”的人。4年前,他们曾在媒体报道上看到,许多病人急需器官移植救治生命,便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于是,夫妻俩来到了黄岩区红十字会,双双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今年4月,一直身体硬朗的章金玲被查出患有“结肠癌”,经过半年多治疗,却未能挡住病情的恶化,不幸去世。

        家属强忍悲痛,遵从老人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而老人捐献的眼角膜,则让两名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咱们这一辈子过得平凡,也没为国家出过啥力,百年之后如果能够把遗体、器官留下来,帮到别人,那是最好的。”池一骏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