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人的“战疫”侧记-浙江省红十字会 必发365手机app_365365bet_比分365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红十字人的“战疫”侧记

        发布时间:2022-03-29发布者: 浏览量:

        有这样一群红十字人,你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却随时能看到他们红色的身影,从白昼到星夜。


        他们每个人都在“奔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疫。


        他们平凡,但“微光点点 聚而成炬”。


        3月14日  凌晨

        衢州衢江



        在衢州,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衢江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曹建光就带着队员前往疫情“中心点”廿里镇。

        “14号0点,我就和尤东生作为第一梯队进入了白马新村,协助管理封控人员,并在核酸结果出来之后,负责转运需集中隔离人员。”曹建光说。这一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救援队队员协助转移集中隔离人员1400余人。

        形势得以控制后,救援队的工作重心转移至后勤保障方面,负责运送医疗物资和配送居民生活物资。

        “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每天大约要配送几千件物资,有时会工作到晚上11点,第二天早上5、6点就要起床继续工作。”队员尤东生说。


        3月16日 晚


        杭州余杭



        “大家休息一下吧,吃点面包补充点体力。”

        “因为抗疫,大家都很辛苦,我们想为防疫人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余杭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梅子为防疫工作人员送来了各式面包、肉松、泡芙、豆乳盒子......为辛苦的抗疫人员“加点甜”。3月16日晚上9点,余杭街道云轩社区核酸采集点出现了这温暖人心的一幕。


        晚上10点,在余杭街道的另一社区——大禹社区抗原检测点,站岗人员又看到了熟悉的背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你们辛苦了,休息一下吧,过来趁热吃点!”,这是区红十字志愿者马紫伊来送宵夜了。已经不记得她来送过多少次,大家对他已经非常熟悉。马紫伊说:“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送下去。”


        3月27日  凌晨


        金华兰溪



        3月27日,一张志愿者穿着睡衣搬运物资的照片出现在兰溪市很多人的朋友圈里。


        这名穿睡衣的志愿者名叫陈美芬,是兰溪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当时,60多岁的她正和10多名队员一起,在兰溪老城和平公园搭建核酸采样点帐篷,这个点位6个小时后就要启用。


        陈美芬说:“凌晨的时候,救援队微信群发紧急通知,让有空的队员到和平公园搭建帐篷。我正准备睡觉,看到信息赶紧报名了。没想到队长很快就到小区楼下接我,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出门了。”


        随后,救援队的12名队员,也前往指定地点搬运搭建核酸采样点。凌晨1点35分,和平公园采样点搭建完成,队员们没来得及休息,马上转战黄大仙公园……搭建帐篷、搬运桌椅,陈美芬穿着薄薄的睡裤热出了好几身汗,她和队员一起忙到了凌晨3点多,一共紧急搭建65个帐篷,完成2个临时采样点建设。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